太陽能電池生產流程(單晶硅)
2012/12/14 14:53:28
1.拉晶?2.修角?3.切片?4.刻蝕?5.清洗?6.擴散及銀漿印刷?7.網印或蒸鍍
上游產業(yè)制程
拉晶:主要的原料為二氧化硅,利用晶種在拉晶爐中成長出一單晶硅棒。
修角:一般微電子產業(yè)所用的晶圓,是直接把單晶硅棒切片而成,但對于太陽電池而言,通常必須把許多芯片串聯成一方形陣,為了數組排列的更緊密,大部分都先將單晶硅棒修角成四方形。
切片:用切片機將單晶硅棒切成厚度約0.5毫米的晶圓。
蝕刻及拋光:蝕刻的目的是去除在切片過程中所造成的應力層。拋光的目的是要降低微粒附著在晶圓上的可能性
中游產業(yè)制程
清洗:用去離子水(DI water)把晶圓表面的雜質污染物去除。?
擴散:一般太陽電池均采用p型的基板,利用高溫熱擴散的處理,使p型的基板上形成一層薄薄的n型半導體。?
網印或蒸鍍:將制作完成的晶圓,用銀膠印刷或是用蒸鍍的方法,在晶圓的表面接出導電電極,如此即可完成一個簡單的太陽電池。
下游產業(yè)制程
單一太陽能電池之電壓約0.5V,可依所需要的電壓、電流設計,通常以金屬鉛串聯數個太陽能電池,再將之以前面玻璃、背面塑料或玻璃基板,利用特用化學材料封裝,并加上鋁框保護后,成為太陽光電模塊。?2000年市售太陽光電板之最高功率約120W,目前主要產品功率已達150-190W。至于若干太陽光電模塊,可裝配成更大功率的太陽光電數組(PV array)等,合組成為太陽光電系統(tǒng)(PV system)。